感統是我們整合自己身體和環境感覺信息的過程,使我們能夠更好地在環境中利用自己的身體。很多孩子小時候的粗大運動協調能力差,學習新的運動技能有困難,其實我們都應該重視起來,關注孩子的感統能力。

我們所有的感覺通過輸入的整合形成了最終產物,我們的感覺包括聽覺、前庭覺(重力和運動)、本體覺(肌肉和關節)、觸覺、視覺。通過我們的眼睛運動、平衡、肌張力、母嬰聯系、身體的認知、身體雙側的協調性、注意力、手眼協調等使我們產生注意力、組織能力、自尊、自信、學習能力、推理能力。
1、感覺調節障礙:感覺調節障礙過度的反應會導致產生注意力、情緒調節等行為結果;反應低下的會導致我們產生逃避、回避、自尊不足等行為結果。2、感覺統合和運用障礙:感覺統合和運用障礙會導致孩子出現回避運動的參與,粗大、精細運動、視覺運動協調障礙,感覺尋求等行為結果。
如果孩子產生這種行為,我們一定要考慮是否感統能力出現了相對應的問題。

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最終的目的還是幫助兒童對應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家里、學校、游戲)中遇到的挑戰。感統能力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活動產生很大的影響。比如,兒童在學習新的運動技能方面有困難,將自己封閉起來,會影響整個童年的人際交往;患有感覺統合障礙的孩子,還會表現出有限和謹慎的運動,對游戲活動的注意力不集中,很少投入感情。所以,感覺障礙會限制人們參與廣泛的日?;顒?,最終可能會限制個體進入社區和參與活動。

今天從五個方面來簡單介紹如何介入干預:
1、視覺:
我們可以不用說話,通過微妙的面部表情與孩子交流,讓孩子緩慢的通過非語言的信息來解讀他們,也可以通過肢體語言來去表達,讓孩子觀察理解。
2、聽覺:
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的音量吸引孩子,通過不同的語調和韻律去讓孩子理解我們所表達的語境,讓孩子將語言與情感聯系在一起。
3、觸覺:
觸摸可以讓孩子感受到支持、增強的力量。(就像我們可以通過緊緊地擁抱來鼓勵孩子)
4、本體覺:
當我們用自己的身體與孩子的身體做抵抗,孩子會做出反應,感受到自己身體的發力感,根據需要調整自己身體的狀態,去適應所處的環境。
5、前庭覺:
我們可以通過改變前庭覺輸入的速度、方向,改變節律性來傳遞不同的信息給孩子,留意孩子的反應。
如果家長覺得孩子的感統能力存在一定的異常,可以來我院兒???08診室進行專業的問診及評估。